Translations 3
English (en-US) |
||
---|---|---|
Name |
Heiward Mak Hei-Yan |
|
Biography |
Heiward Mak majored in design studies at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but became interested in filmmaking after she graduated in 2003. She entered the creative media program at th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and began making short films. Her graduation short won an award at the IFVA Hong Kong Independent Short Film & Video Awards,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actor-producer Eric Tsang. She was promptly hired to work alongside veteran Aubrey Lam on the script to Men Suddenly in Black 2 (2006), the sequel to Pang Ho-cheung’s popular comedy. At the time, Tsang was involved in the production of a trilogy of films about high school students, set in Hong Kong, Taiwan, and mainland China, respectively. The trilogy was entitled Winds of September, after the Taiwanese installment, and Tsang hired Mak to write and direct the Hong Kong episode. Mak was only in her early twenties at the time, and her film High Noon (2008) received critical accolades as an energetic and unhackneyed look at Hong Kong’s disaffected youth. It also won her a nomination as Best New Director at the 2009 Hong Kong Film Awards. |
|
Chinese (zh-CN) |
||
---|---|---|
Name |
麦曦茵 |
|
Biography |
麦曦茵是家中独生女,于香港新界大围新翠邨长大,曾就读浸信会吕明才小学,沙田官立中学中五商科毕业后,因热衷儿童插画而毅然决定放弃中六学位,升读香港理工大学设计系文凭。2003年毕业,却因画作被评价为“吓坏小孩”大受打击,而转投摄影及录像创作。读大学期间,一直从事平面设计及婚礼摄影维持生计及学业。 2006年毕业于城市大学创意媒体系文学士课程,其毕业作品《他她》获第十二届香港独立短片节(IFVA)公开组金奖,及第九届德国汉诺威市国际电影节国际组别青年导演奖。作品经学院教授谭家明推荐给资深电影人曾志伟先生,同年参与曾监制之电影《大丈夫2》编剧。 2007年,以23岁之龄编剧、执导首个长片《烈日当空》,影片获香港电影评论学会选为年度推荐电影之一,亦凭此片入围角逐第廿八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新导演,并于温哥华、纽约、巴黎、韩国等多个海外影展参展。 2008年,获香港电影节邀请拍摄《香港电影四重奏》,短片作品《偏偏》于香港及多个海外影展展出。 2009年,其文字结合影像创作《寂寞有害》于号外发表连载,突破电影编剧、导演的身份,开展文字及跨媒体范畴的创作。同年荣获香港艺术发展局颁发艺术新秀奖(电影及媒体艺术)。 2010年,第二部原创小说改编电影《前度》被选为第34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闭幕电影及入围金马奖原创小说改编剧本。同年与彭浩翔合力编写《志明与春娇》,凭该片荣获第三十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 2011年,执导港台人气剧集《女人多自在》系列之《幸福的旁边》扬威海外,并获第二十四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银幕奖亚洲剧情片竞赛部分最佳导演;同年拍摄第三部电影作品《DIVA》(华丽之后),入围越南河内电影节竞赛电影。 2012年,在拍完《DIVA华丽之后》,麦曦茵在和林耀声、岑珈其和曹震豪等吃火锅,知道大家都在等待机会,她反思,并相信生命在影响生命,“并不是我选择他们,而是他们选择了我,我想用我仅余的勇气,去相信大家都不愿意相信的事。我想最少花5年时间,和他们一起走下去,共同进退。5年之后,没有结果,我们再说。”,于是成立叫“Dumb Youth”的经理人公司,结集理念一致的独立歌手、演员,致力连结不同独立乐队及创作人,除了音乐、影像创作,亦将积极透过综艺表演、电视、网络活动等途径传递讯息。现积极筹备下一部执导电影作品,及策划Dumb Youth一系列以年轻人为核心的School Tour、音乐会、戏剧、网上电台活动。 |
|
Chinese (zh-HK) |
||
---|---|---|
Name |
麥曦茵 |
|
Biography |
麥曦茵是家中獨生女,於香港新界大圍新翠邨長大,曾就讀浸信會呂明才小學,沙田官立中學中五商科畢業後,因熱衷兒童插畫而毅然決定放棄中六學位,升讀香港理工大學設計系文憑。2003 年畢業,卻因畫作被評價為“嚇壞小孩”大受打擊,而轉投攝影及錄像創作。讀大學期間,一直從事平面設計及婚禮攝影維持生計及學業。 2006 年畢業於城市大學創意媒體系文學士課程,其畢業作品《他她》獲第十二屆香港獨立短片節(IFVA)公開組金獎,及第九屆德國漢諾威市國際電影節國際組別青年導演獎。作品經學院教授譚家明推薦給資深電影人曾志偉先生,同年參與曾監製之電影《大丈夫 2》編劇。 2007 年,以 23 歲之齡編劇、執導首個長片《烈日當空》,影片獲香港電影評論學會選為年度推薦電影之一,亦憑此片入圍角逐第廿八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導演,並於温哥華、紐約、巴黎、韓國等多個海外影展參展。 2008 年,獲香港電影節邀請拍攝《香港電影四重奏》,短片作品《偏偏》於香港及多個海外影展展出。 2009 年,其文字結合影像創作《寂寞有害》於號外發表連載,突破電影編劇、導演的身份,開展文字及跨媒體範疇的創作。同年榮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藝術新秀獎(電影及媒體藝術)。 2010 年,第二部原創小説改編電影《前度》被選為第 34 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閉幕電影及入圍金馬獎原創小説改編劇本。同年與彭浩翔合力編寫《志明與春嬌》,憑該片榮獲第三十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編劇。 2011 年,執導港台人氣劇集《女人多自在》系列之《幸福的旁邊》揚威海外,並獲第二十四屆新加坡國際電影節銀幕獎亞洲劇情片競賽部分最佳導演;同年拍攝第三部電影作品《DIVA》(華麗之後),入圍越南河內電影節競賽電影。 2012 年,在拍完《DIVA 華麗之後》,麥曦茵在和林耀聲、岑珈其和曹震豪等吃火鍋,知道大家都在等待機會,她反思,並相信生命在影響生命,“並不是我選擇他們,而是他們選擇了我,我想用我僅餘的勇氣,去相信大家都不願意相信的事。我想最少花 5 年時間,和他們一起走下去,共同進退。5 年之後,沒有結果,我們再説。”,於是成立叫“Dumb Youth”的經理人公司,結集理念一致的獨立歌手、演員,致力連結不同獨立樂隊及創作人,除了音樂、影像創作,亦將積極透過綜藝表演、電視、網絡活動等途徑傳遞訊息。現積極籌備下一部執導電影作品,及策劃 Dumb Youth 一系列以年輕人為核心的 School Tour、音樂會、戲劇、網上電台活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