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1

党内剧变多争端

0%
2014 年 08 月 08 日45m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去世,7月6日朱德去世,随后毛泽东也去世了,这注定是不平凡,动荡的一年。邓小平也被革职了,他和妻子在一起照顾瘫痪了的儿子邓朴方。朴方说要自己来,不想麻烦父亲,但是邓小平却说自己试了水温的,擦起来舒服。邓小平一边帮儿子擦身,一边和他聊起了他的工作,他的儿子是修电气的,邓朴方说自己是凭本事吃饭,邓小平觉得很欣慰。 擦完身子后,邓小平问起妻子飞飞和毛毛还有兰兰去哪了,卓琳说她们出去了,邓小平便要妻子等下跟他们讲最近有大事要发生,要他们尽量少出去。 北京街头,很多学生和民众开始游行,半夜贴大字报。青年田源演讲呼唤邓小平出山,把居心叵测的江青赶出政治中心。群众们受他的感染救国情绪高涨,还唱起了国歌。这时有人来报信说有人来抓他们了,要他们赶紧走。群众们被疏散了,但是田源却不愿意离开,后来还是另一个青年建国把他拉走了。田源他们躲在一处避难,小妹和燕子告诉他们是田伯伯要他们来的,现在他们已经上了清算名单了,现在中央内部斗争十分激烈,必然会有大的变动。田源气愤地站起来说自己要离开再也不回来了,建国却不愿意走了。田源便劝他要保存实力,最后建国答应去安徽,而田源决定去广州。燕子还塞了一笔钱给他们,要他们一路保重。 毛毛,飞飞她们回来了,可是家中院子里全是解放军,毛毛想问,飞飞赶紧把她拉了进去,说先看看父亲。毛毛带来的消息是江青在政治局会议上再次兴风作浪,污蔑叶帅包庇邓小平,还要枪毙邓小平。她们从马头那里得来的消息是叶帅一个人还在支撑,他也觉得最后决战的时刻到来了。顿时房里的气氛变得很紧张,邓小平最后召开了家庭会议。在家庭会议中,邓小平判断就在这几天党内要出现重大的变局,全家都要做好出大事的打算。飞飞认为大不了最差就回农村去,邓小平对飞飞的觉悟很赞同,他说毛主席还在世的时候就说过四人帮把他当做眼中钉肉中刺,自己已经被打倒了三次,再来一次就是掉脑袋了。但是家人们都很团结,纷纷表示会坚持。邓小平很欣慰,家庭会议散会了。

展开
2

平息四人帮国家重安定

0%
2014 年 08 月 15 日45m

田源和建国因为贴大字报都上了清查名单,两人离开了北京。田志远的前妻曹慧来找他要人,邻居劝说曹慧跟田志远复婚。贺彪之子贺平将四人帮粉碎的消息告诉了邓小平一家,大家都很激动。田源和几个青年一起逃港,关键时刻田源为了找回女孩的口琴,最终没有逃掉。许世友打电话给叶剑英向他报告了几千人逃港的事情,但是叶剑英一点办法也没有。1976年10月21日,全国欢庆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邓小平一家人也做了很多的事情来庆祝这个重要的时刻。

展开
3

小平病发住院

0%
2014 年 08 月 22 日45m

全国都在庆祝四人帮被粉碎了,田伯伯也跟住在同一个院子里的战友商量着要请老同学曹慧他们一起来吃饭。老夏把自己珍藏了多年的老酒也拿了出来,大家一边吃着螃蟹,一边为祖国灿烂的未来而高兴。小平同志写了一封信要刘鑫转交给党中央,但是过了不久他却突发疾病了。手术很成功,邓小平身体也渐渐恢复了。余秋里来看邓小平,同时还表达了大家都很希望他再出来工作的想法。

展开
4

中央再出左倾错误

0%
2014 年 08 月 29 日45m

本集主要内容:老田见了邓小平同志,两人聊得很融洽。田源和建国回北京后立刻开始了活动,他们贴了一张写着“四五要平反,小平要出山”的大字报,结果刚一贴出来,建国就被抓走了。身体渐渐康复的邓小平和孙女一起做健康操,这时他听到广播里说道中央作出了“两个凡是”的方针指示,便知道中央又再一次地出现了左的错误。邓小平和卓琳去见了叶帅庆祝他的八十岁生日,其他的很多老战友也来了,大家一起为叶帅庆祝生日。在席间,叶帅和很多其他的领导人还沉浸在过去的错误方针中。邓小平意识到只有把教育抓好才能振兴中国,便开始主抓教育工作。

展开
5

小平复出创建国防科大

0%
2014 年 09 月 05 日45m

本集主要内容: 老田和前妻曹慧见面,老田跟前妻道歉,曹慧告诉他邓小平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讲话,此后正式复出。几辆轿车驶进米良库胡同五号院,这是中央给邓小平同志和他的家人安排的新住处。为了更快地投入工作赢得大家的信任,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向大家提出“两个凡是”的方针是错误的。邓小平认为教育和军队这两个最重要的要素应该结合起来,他便开始筹划着要在湖南长沙办一个军事院校,这就是国防科技大学。

展开
6

老知识分子平反惹争议

0%
2014 年 09 月 12 日45m

邓小平特意去看足球队的队员,他对裁判在球场上的黑哨表示不满,说要公平地比赛。科教工作在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和监督下如火如荼地开展,邓小平点了一批在文革中被打为反革命但的确很有才干的知识分子来挑起大梁。这个举动在党内引起了哗然。老田和老夏也已经恢复了自己的工作,两人都开始积极投身党的事业。邓小平把各位教授权威召集在一起开会,邓小平亲切地和大家问好,还让大家不要顾及,大胆地对教育事业的规划提出建议。

展开
7

恢复高考田源紧张备考

0%
2014 年 09 月 19 日45m

科教座谈会上,邓小平从善如流,当场拍板决定恢复高考。田源即将返回云南兵团,父亲田志远带来了将要恢复高考的消息,田源迫不及待地告诉夏建国和夏建红。党的十一大没能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政策,恢复高考的进程也因此止步不前。邓小平批评教育部,强力推进高考恢复工作。新华社副社长慕大江和记者任燕写出内参,道出“四人帮”篡改毛主席指示和炮制“两个估计”的实情,通过田志远转交邓小平。

展开
8

高考取消应届限制

0%
2014 年 09 月 26 日45m

老任从大院子搬走了,田志远忙着搬家把房子腾给老夏,恢复文革前的格局,前妻曹慧过来帮忙,两人又因为政见不和有些不愉快。邓小平跟其他领导人谈起恢复高考的细节问题,他要田志远跟大家谈谈自己的见解。田志远提出现在很多应届生的文化水平较低,所以应该要面向全国招生考试,包括那些下乡的青年。邓小平向丁肇中提出可以派人去其实验室学习,这样可以更快地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丁肇中答应了。因为丁肇中对美国很熟悉,邓小平便又询问了美国的教育制度,听了丁肇中的介绍后他颇有感触。最后在邓小平的努力下,高考终于恢复了,而且这一届的高考是面向所有的学生,没有应届生的限制。

展开
9

教科书改革提上议程

0%
2014 年 10 月 03 日45m

高医生在聚会的时候问老田和曹慧什么时候复婚,老田说等到田源高考完了再复婚,大家都很高兴。老夏看小妹的课本发现课本存在很大的问题,便拿着课本去找老田商量。老田将课本的问题反映给邓小平。邓小平接受大家的建议,决心修改教科书。田源又收到了一批复习材料,他大方地把资料借给那些其他要高考的知青看。生产大队的队长找田源和大州,认为他们忙着学习结果耽误了生产,知青们的高考路越来越坎坷了。

展开
10

知青高考报名多坎坷

0%
2014 年 10 月 10 日45m

高考报名开始了,建国没有报上。好朋友给他送来一封信是新华社给他送来的,建国看着看着就笑了。田源这个农场的高考报名更加不顺利,很多知青拿着报名表找场长签字,场长却百般刁难。建国给田源打电话,告诉他不需要单位同意,可以去县城直接报名。田源和他的知青朋友们都报上名了。在安徽凤阳县,建红和金锁也报名了。高考终于开始了,无数学子都怀着激动的心情踏入考场。老田跟邓小平同志反映高考情况,总体情况还不错但是也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展开
11

田源作文惹争议

0%
2014 年 10 月 17 日45m

田源高考的作文对文革和党做得不对的地方提出了批评,老师在判卷的时候有了争议,有的老师觉得应该直接给零分,有的却觉得可以酌情给分,一时间商定不了。有的老师便提出先判定零分,等商议完了再最后定夺。邓小平同志听了有关高考的消息,提出因为这次匆忙,下一次一定要全国统一考试,统一出卷。田源一查自己是高分但是政审却没有过,他曾经被拘留过,所以他的情况已经被报上去了。邓小平同志看了几个老干部给他递上来的信,信大多与高考中很多学生因为政治审查问题而没有被录取。邓小平便召开了小会,邓小平听了大家的反应决定要解决这些问题。邓小平听了田源的案例觉得很气愤,他认为我们要对考生的前程负责,便要教育部的人复议这些录取有问题的学生。

展开
12

建国考上北大田源怒撕通知书

0%
2014 年 10 月 24 日45m

建国的政审问题解决了,老夏和妻子都很高兴。建国被北大录取了,兴奋地冲到山顶上对着山谷大喊。田源被录取了,不是自己之前报的北大历史系,而是师专录取了他。田源撕掉了录取通知书,说这个大学他不上了。从建国口里知道了田源的事情,曹慧和田志远意见不一样,两人言语上起了争执。学校开学了,很多新生都满怀希望地走进了大学,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届学生。

展开
13

筹谋备开科学大会

0%
2014 年 10 月 31 日45m

邓小平来到郭沫若的家,郭沫若的夫人很热情的接待了他。郭沫若激动地握着邓小平的手,邓小平要他好好保养自己的身体。邓小平告诉他这次自己来就是请他去参加全国科学大会的,郭沫若说在邓小平的带领下,中国的科学持续发展,自己的演讲题目就叫《科学的春天》。田源前些日子腿受了伤,他躺在病床上,收到了吴怡茹的信。邓小平提出要将“四个现代化”,还要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对“红与专”的问题进行研究。科学家们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邓小平热情地和他们见面。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在即,邓小平问起准备工作,老田告诉他很多人对郭沫若的发言稿不满,因为其中没有引用毛主席的思想。邓小平却觉得一个字也不能改。

展开
14

平反冤假错案

0%
2014 年 11 月 07 日45m

陶斯亮和母亲因为父亲陶铸的事情找到邓小平。陶夫人告诉邓小平陶铸在安徽得癌症的时候写过一首诗,她念给邓小平听,邓小平便问起他们的情况。邓小平本来要和叶帅商量,但是叶帅身体不好就只能留在北京了,邓小平知道后便决定去广州一趟。新上任的中央组织部部长胡耀邦写了一篇有关于为老干部和知识分子平反的报告,大家看了都很激动。凭借陈云对老陶的了解,陶夫人相信老陶的案子自有公道。陶夫人离开后,陈云开始认真地审查老陶的案子。

展开
15

鸭子问题引发深思

0%
2014 年 11 月 14 日45m

邓小平到龙岭公社考察,贫穷的程度让他吃惊,而关于鸭子问题的争论更凸显人们思想的僵化。随后他视察边界,了解逃港情况。邓小平说,我们的政策有问题。胡耀邦签发《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文章,各大报纸转载,引发了一场大讨论。夏建国要用实际行动为“四五事件”平反贡献一点力量,他与田源看到上海话剧社出演的话剧《于无声处》受到启发,决定自己写一幕话剧。

展开
16

思想文章惹争议

0%
2014 年 11 月 21 日45m

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背后是政治问题,是思想路线问题。有人拥护,有人反对,有人严厉指出这篇文章是砍旗的,是反对毛主席。中央军委秘书长罗瑞卿坚决支持这场讨论,希望邓小平出来讲话。邓小平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谈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号召人们打破精神枷锁,让思想来一个大解放。邓小平的讲话一经发表,再次引发人们思想的震动和思考。

展开
17

邓小平亲迎科学先驱遗体

0%
2014 年 11 月 28 日45m

《光明日报》的那篇文章《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得到了邓小平的大力表扬,他提出要借此在文化界和思想界做一篇大文章。有老知识分子跟邓小平反应,自己编写的书有很大一部分都被删掉了。邓小平便要他把事情仔细讲清楚,原来被删掉的那一部分与检验真理有关。上面的人坚持要老知识分子删除,但是老知识分子觉得这是与文化主流相违背的,便坚决不同意,所以才把这件事情反映给了邓小平。罗瑞卿在术后因并发症不幸去世。知道了这个噩耗,邓小平十分悲痛,亲自到机场迎接罗瑞卿遗体回国。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太大。面对与欧美发达国家的差距,邓小平提出要搞现代化,就要打开国门,多派些人到西方学习。

展开
18

中国掀起外交高潮

0%
2014 年 12 月 05 日45m

谷牧率领的西欧考察团回国后,邓小平向他了解考察情况。就炼钢,和石油开采中国和西方的差别实在太大了。中国不仅技术落后,资金也特别匮乏,面对外国伸出的友谊之手,邓小平觉得可以引进外资。邓小平在北海仿膳宴请美国代表,特使给邓小平送上了美国航天员登月后取下来的石头。邓小平幽默地表达了自己对于特使的谢意,他说自己现在最想的不是触摸月球,而是和美国一起触摸地球。邓小平来到东北考察。在大庆油田,他看到了职工生活的贫苦,觉得很有感触。他提出要关心职工群众的生活,提高工资,改善住房。

展开

职员 0

导演: 未添加导演。

编剧: 未添加作者。

客串演员 1 完整演职员表

  1. 马泰

    Mr. Harris

本集图片 0 查看全部本集图片

未添加本集图片。

19

小平同志发表讲话点醒迷茫

0%
2014 年 12 月 12 日45m

来到吉林长春,在实际工作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的吉林省委第一书记王恩茂,希望邓小平能讲个话,指明方向。邓小平的一席话振聋发聩,令人茅塞顿开。邓小平讲话内容以内参形式再次引起党内热议,掀起了一次解放思想的热潮。夏建国、田源积极排练话剧《惊雷》,同学们热情高涨,相信用话剧唤起人们的觉醒。邓小平考察鞍钢,发生爆炸事故,老工人受了重伤。邓小平下决心一定要更换设备,引进先进技术,进行技术革命。

展开
20

工友大会欢聚一堂

0%
2014 年 12 月 19 日45m

邓小平视察东北提出的一系列新颖的思想观点,逐步引导干部群众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解放思想,尽快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夏默生日,田志远和夏默生发感慨,夏建国、田源也为邓小平在教育制度上的改革而激动不已,他们有了一个共同的感觉,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美国方面以推进留学生工作促进双方交流。邓小平表示恢复高考和派遣留学生只是第一步,但这是一条新路,以后的路,还要走得很远。

展开
21

邓小平访问日本

0%
2014 年 12 月 26 日45m

邓小平觉得一个国家要硬起来钢铁很重要,技术也很重要。技术提上去了,那么就会有很多多出来的劳动力,但是留下来的必然是最精英的。老夏生日,大家来给他庆生。老夏演奏手风琴《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大家都为她鼓掌,正说着曹慧就来了。老田感慨,经济建设刚开始,我们应该听邓小平同志的号召,把国家建设起来。邓小平和大庆油田的宫人们见面,大家都很高兴。还有一件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美国方面以推进留学生工作促进双方交流。邓小平表示恢复考和派遣留学生只是第一步,但这是一条新路,以后的路,还要走得很远。

展开
22

建国田源为找剧院发愁

0%
2015 年 01 月 02 日45m

邓小平参观了日本的炼铁厂,当中国国内还在瞎折腾时,日本却在集中所有力量搞建设,中国水平起码落后了日本三十年。邓小平感叹如果能够把这样的机器送进宝钢,中国的钢铁会有多么大的进步。邓小平讲中国发展离不开国家社会,现在世界大战打不起来,中国应该抓住机会多派人到各个国家,和各个国家打好关系,尤其是中苏,中日,中美。老田和老夏知道田源他们找不到剧院,便把剧本给有远见的胡乔木看了。胡乔木看了以后也相当重视这个问题,再加上邓小平的支持,他们便委派了秦主任来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
23

邓小平出访新加坡

0%
2015 年 01 月 09 日45m

邓小平继续外访之路,他出访了新加坡,李光耀总理热情地接待了他和他的妻子卓琳。另一方面,中央也在看会讨论全党重心转移问题。陈云同志讲话,他知道大家都有很多顾虑,中央还没有对文革中的冤假错案进行矫正。曹慧作为特约记录者也参加了陈云的讲话,陈云提起去年自己要为邓小平平反的讲话并没有上中央简报,这一次,自己的讲话内容一定要上简报,要让所有人都能看到。为了接待邓小平,李光耀总理特别在他的座位底下放了个痰盂,而且还特意给他准备了烟灰缸。但是在宴会上,邓小平因为身体不好,所以并不能吸烟,但是他还是很感谢李光耀总理的善意。

展开
24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在即

0%
2015 年 01 月 16 日45m

邓小平回国后听取大家的意见,大家都希望中央有个明确的态度,还希望邓小平同志能在中央政治会议结束的时候发表和讲话,统一意见。邓小平觉得这次会议开展 的很成功,大家贯彻了毛主席的思想,有错必纠。而且他还建议,在会议上同志们提出的大是大非的问题应该在中央再仔细梳理一下,上报给华国锋主席。中央研究了大量的意见,终于开始了大规模正式的平反工作。吃饭的时候,邓小平发现饭桌上的气氛很不对劲,卓琳便把思亮写的《一封终于发出去的信》给他看了。现在不仅是中央,全国都掀起了一股勇于纠错,思想解放的 热潮。对于“两个凡是”的问题,华国锋同志承担了责任,很多同志也做了反省,邓小平在讲话上告诉大家要以大局为重,还要增加三个政治局常委。

展开
25

新宣言新篇章

0%
2015 年 01 月 23 日45m

金锁正带着村民和知青们开荒,建红兴奋地跑过来告诉他自己跑了半个月总算是把化肥给弄过来了。宝钢终于建成了,在建成仪式上,老夏拨打了邓小平办公室的电话,希望能够让他听到宝钢建成的第一声。美国石油公司也在线看了中国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知道中国已经决定改革开放,他们马上就能和中国做生意了。石油大王哈里斯提出现在就是进军中国的最好时机,那是一片沃土,不可忽视。田源一个人坐在外面吹着口琴给自己排解,他感到很无奈。另一方面,彭德怀和陶铸的追悼会也在北京举行,大家都在为他们曾经在文革中犯下的错误忏悔。

展开
26

哈里斯曲折会见邓小平

0%
2015 年 01 月 30 日45m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全国都气氛都不一样了,邓小平访问了美国,他发表讲话,中美关系正处在重要转折,两国人民合作发展是大局趋势。维护世界和平,为世界发展而努力,是中美两国的责任。香港问题涉及主权问题,外交人员不能自己做主,便决定请示邓小平。邓小平听明哈里斯的来意,表示中国很愿意和他合作,而且现在中国十分需要他的帮助。

展开
27

知青返城问题成热点

0%
2015 年 02 月 06 日45m

老田给曹慧做了饭,曹慧觉得很稀奇,说他的独身生活可以继续下去,但是老田还是希望两人复合。曹慧跟老田讲起今天自己跟邓小平开会的时候的事情,邓小平在文革时受了很多苦,但是提起毛主席还是充满了尊敬,还要高举毛泽东思想大旗帜,这让她很感动。曹慧带着建国去找领导,虽然领导表示知青返城是青年报纸关注的重点,但是中央领导人态度不明确,他们也不能贸贸然地刊登。王震表示自己很愿意听这些知青诉说,自己很愿意负责来解决这个问题。

展开
28

知青农场再次爆发

0%
2015 年 02 月 13 日45m

知青们马上就要离开回云南了,建国和大家一起吃饭,说自己很舍不得他们。虽然知青们都为不能留在城市遗憾,但是他们觉得有邓副主席和中央的关心,他们愿意为祖国留在农村。田源他们表达了自己的歉意,表示自己会响应中央的号召,继续努力。但是领导们却不依不饶,觉得不能让他们表态了事。田源和知青们早就对农场的经营方式和干部作风问题很是不满了,他们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农场领导们闹了起来。

展开
29

返城知青自谋出路

0%
2015 年 02 月 20 日45m

知识青年大都返城了,但是邓小平还是很关心他们的就业问题。因为有很多返城的知青因为没有工作,而到处惹事。邓小平决定召开会议专门解决这个知青问题,果然会议一开始,各地代表们就叫苦不迭。邓小平听了同志们的意见,便把同志们召集到一起,有人就提出中央放开政策,鼓励知青自谋职业,改革经济体制。邓小平觉得可行,这一改,不是死了,而是活了。说做便做,中央相关人员在邓小平的建议下开始进行工作。

展开
30

小平五老热议中国经济

0%
2015 年 02 月 27 日45m

老夏从同事口中得知,邓小平宴请工商界的五老吃火锅,他觉得很惊奇,越发敬佩。邓小平热情地接待了五老,他感叹他们是现在中国最有力的支柱,他希望他们出山办企业,带头吸引外资。田源和陆大州拿到了营业许可,正式开始了煎饼生意,两人很高兴。但是令他们失望的是,根本就没有人来买,煎饼摊生意冷清,两人连张都开不了。正当他们两个坐在路边彷徨的时候,田志远来了,他买了他们的第一张并,还鼓励两个人继续创业。

展开
31

中国确立中外合资法

0%
2015 年 03 月 06 日45m

邓小平和廖承志商议祖国统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台湾问题。廖承志告诉他去年他提出的建议,党内经过商议,都很赞同台湾回归。邓小平表示要尽快和台湾当局联系,可以先不改变台湾的制度,保证台湾人民现有的生活水平。廖承志又说起了香港问题,现在英国面临大选,这时候解决香港问题已经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邓小平分析了国际形势,更是明确表示一九九七年是收回香港的最佳时机。 随着中国合资法的确立,国内投资环境越来越好,吸引了一大批国外的投资者。石油大王哈里斯跟助手表示自己一定要亲自去中国和中国的领导人见见面,商议投资的相关事宜。老夏最近身体不佳,高医生照顾丈夫要他在忙工作的时候也要注意身体。两人正说着就听到隔壁老田家有争吵声。两人赶紧赶过去,老曹过来给老田做饭两人因为意见不合拍就吵了起来,见气氛尴尬,高医生把曹慧拉到自己家里,老夏便劝老田要让着曹慧,珍惜她。老田表示自己相信国家一定会发展起来的,到了那一天曹慧也会转变自己的看法的。 两人正聊着天却突然接到电话,哈里斯来不了中国了。两人赶紧赶到中国民航局,得到的解释是因为领空限制,美国飞机不能降落,更何况是美国的私人飞机。两人商量了很久都没有办法,只得跟邓小平汇报了这件事情。邓小平听后便拍板决定做个特例处理,给下面的人打了电话,务必要让哈里斯顺利来华。 在邓小平的大力支持下,哈里斯终于如愿来到北京,邓小平听说了亲自去接见他。两人见面,哈里斯迫切地希望和他进行一次谈话。哈里斯向邓小平介绍了美国的市场经济,表示这对于经济发展很有帮助,也是当代世界的一种潮流。邓小平也向他介绍了社会主义经济的优越性,同时也承认了其所存在的不可避免的问题。突然,邓小平想出可以让这两种经济结合起来,取长补短,融合优势,哈里斯也十分赞同,觉得这样很好。邓小平首次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这是中国历史上的又一个创举。 英国方面担忧租借到期的问题,英国高层领导人就这件事情进行了商量,大家都很希望早日就香港问题与中国高层接触。香港问题也提上了日程。

展开
32

哈里斯访华

0%
2015 年 03 月 13 日45m

英国撒切尔夫人对中国中央领导人对于香港问题的态度很没有把握,她要港督麦理浩去试探一下中国对待解决香港问题的态度。邓小平觉得还是要找些懂行的人来管理经济,不能让外行来管内行。香港虽然是资本主义制度,但是只要能让经济发展起来什么经济制度并不重要。 大州带着娟儿做上了个体经营户,虽然生意冷淡,但是田源安慰他们生活一定会好起来,日子也会越过越好。大州受了鼓舞,带着娟儿回家,两人幸福地在一起很满足。田源告诉母亲,他和大州的煎饼摊要成立食品公司了,曹慧却跟他提起要他去相亲。田源不愿意考虑这件事情,老田开他玩笑是不是还惦记着香港的那个姑娘。曹慧更是提出要在报纸上登个征婚启事,专门找口琴女。晚上田源又拿出口琴看,其实他一直都忘不了那个女孩还有和她一起度过的那几天。 邓小平接见了麦理浩,他听了麦理浩的顾虑,笑着告诉他虽然中国收回香港的立场不会改变,但是会以香港的发展为重。他请麦理浩转告那些存有疑虑的投资者,让他们放心,政策并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邓小平表示在本世纪到下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习仲勋提出自己想要中央给自己权力,他希望让广东先走一步。立刻就有人表示了赞同,广东毗邻香港,澳门,这是个很有利的条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优势搞出口加工区,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办工业。但是也有人存在异议,他们觉得这是资本主义的做法,如果这样做,大陆不就乱了,公有制经济不就乱了?万一失败了,那中国该何去何从?不仅如此,这还牵涉到关税,法律问题,这些都是摆在面前的大问题。 邓小平听了大家的意见,他觉得广东在中国还是个很特殊的地方,所以不需要有太多顾虑。 他鼓励习仲勋要大胆地尝试,但是这样毕竟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所以经过一番思虑,邓小平决定把广东设立成经济特区。他还要习仲勋赶紧拟出计划书,吸取新加坡那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先富带动后富,拉动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

展开
33

商议设立经济特区

0%
2015 年 03 月 20 日45m

英国撒切尔夫人让港督麦理浩试探中国政府解决香港问题的态度。邓小平表示中国收回香港的立场不会改变,但请投资者放心,不会影响投资者的利益,在本世纪到下个世纪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香港可以保持资本主义制度。习仲勋在中央工作会议上提出,希望让广东先走一步,利用毗邻香港的有利条件,搞出口加工区,引进外资,用市场经济的办法办工业。邓小平支持习仲勋的想法,定名经济特区。

展开
34

外商租地投资办厂

0%
2015 年 03 月 27 日45m

邓小平支持胡耀邦平反冤假错案。罗启民没想到刚一回来就阻力重重。他准备租地投资办厂,但是遭到公社干部的坚决反对。田源和路大州的煎饼厂终于开张,但因是个体私营企业,无法取得国营农贸公司的合作供货,得不到优质原料,生意冷清。

展开
35

金锁大包干得认可

0%
2015 年 04 月 03 日45m

在和邓小平一起吃饭的时候,罗启民提出一个想法,就是希望能够和民航合作建立一个食品公司。邓小平听了觉得很好,航空公司提供食品的质量确实也与航空发展有一定的联系。在父亲的介绍下,田源决定和罗启民合作开食品公司,他和罗老约好在香格里拉见面。吴怡茹也去了,她坐在钢琴前弹了一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这正是当年她和田源经常哼唱的歌曲。田源来了一听到这熟悉的旋律,看到那熟悉的背影,便十分激动,怡如也看到了田源,两人深情相拥。公社积极性不高,夏建红在开会的时候斥责他们工作懒散,没有积极性。

展开
36

梨园公社齐聚首

0%
2015 年 04 月 10 日45m

万里在开会的时候提出现在很多农民连饭都吃不饱,而金锁的梨园公社却做得很好,因为他们搞了“包产到户”。中组部复查证实王光美同志没有问题,儿子女儿回家吃饭的时候,她在餐桌上宣布了这个好消息。政协会议召开了,邓小平发现王光美同志总是坐在最后面,而且总是等别人走了才最后离开。刘少奇的案子至今都还没有平反,王光美是不想给别人添麻烦,让别人难做。邓小平觉得既然王光美同志没有政治错误,那么就要给她好好宣传一下,不要再让别人歧视她。

展开
37

在万里陪同下,邓小平登黄山

0%
2015 年 04 月 17 日45m

在万里的陪同下,邓小平和家人一起爬了黄山。金锁,田源建国他们在梨园公社见面了,在金锁的帮助下,田源和怡茹找公社签了合同,大家都很高兴。夏建国如愿见到了邓小平,并说出了心里一直想对邓小平说的话。晚上,邓小平关心游客们的住宿吃饭问题,他觉得这些旅游资源是可以好好开发的。第二天,在万里的安排下,邓小平见了刘金锁和夏建红。到达上海的邓小平在会见上海市委领导时,提出了干部必须年轻化的大问题。

展开
38

邓小平黄山听取年轻人经验

0%
2015 年 04 月 24 日45m

刘金锁汇报了“大包干”的情况,得到邓小平的支持。邓小平提出要利用黄山资源,千方百计提高人民收入。身在广东的夏默提出要出租土地吸引外资,反对声不绝于耳,谷牧、夏默无奈。习仲勋提出要在马列经典中寻找依据。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最终在《列宁全集》中成功找到了依据。到达上海的邓小平在会见上海市委领导时,提出了干部年轻化的问题。

展开
39

小平中央会议确立中心思想

0%
2015 年 05 月 01 日45m

谷牧和夏默向邓小平汇报了特区条例制定中的税率问题,邓小平一锤定音,并指出争论是好事,真理越辩越明。刘少奇案平反,曹慧思想上受到很大触动,有了转变。田志远很高兴,提出复婚。邓小平在中央会议上提出之前的历史决议起草不符合他要提出的思想中心,要求重新再写一份,并指出了三条中心思想,第一就是确立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这是最核心、最重要的一条。

展开
40

农村改革与经济特区

0%
2015 年 05 月 08 日45m

万里邀请夏建红去北京参加农村问题研讨会。夏建红介绍了“大包干”的经验和成果,但结果出人意料,反对的声音依然很多。邓小平就农村改革发表重要谈话,提出包产到户和“大包干”是基层农民的要求,应该得到支持。除了农业发展问题,邓小平还提出了经济特区建设问题。夏建红听到邓小平的讲话,欣喜异常。

展开
41

田志远和曹慧复婚

0%
2015 年 05 月 15 日45m

夏建红回到梨园公社,传达邓小平讲话,社员们深受鼓舞。由于中央政策的调整,很多地方都开始宣传起“大包干”来。一时间,梨园成了样板生产队,很多地方前来学习。田志远和曹慧复婚,全家都为他们高兴。北戴河,胡乔木告知邓小平意大利著名记者法拉奇请求采访他。法拉奇一向言语犀利,邓小平主动接受挑战,要通过采访让世界了解中国。

展开
42

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

0%
2015 年 05 月 22 日45m

邓小平接受法拉奇采访。法拉奇言辞犀利,多次问到中国“非毛化”的问题,邓小平不避问题,实事求是,坚定维护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功绩。采访结束后,法拉奇赞扬邓小平是她采访过最睿智的一位领导人。香港船王包玉刚找到国家旅游局的卢局长,要以个人名义捐赠一千万美元建旅游饭店,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却因不能为资本家树碑立传的理由,遭到层层推诿、拒绝。

展开
43

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

0%
2015 年 05 月 29 日45m

十一届六中全会召开,在会上中央领导人一致通过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会议中邓小平提出了党的拨乱反正思想,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邓小平对比了中国和多个国家的军事,他发出建设一支现代化、正规化的革命军队的号召。强大的军事实力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撒切尔夫人很是担心,目前香港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中方表示坚决要收回香港,维护中国主权。

展开
44

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0%
2015 年 06 月 05 日45m

在英国,撒切尔夫人一直以雷厉风行和强硬的作风闻名,她希望这次依然能够通过她的强硬的外交手段解决香港问题。撒切尔夫人即将访华,中央也召开了紧急问题。十二大终于召开了,邓小平提出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高度地评价了这次大会的历史地位,认为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最重要的一次会议,他还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的历史经验,正式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新命题。

展开
45

一国两制

0%
2015 年 06 月 12 日45m

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梨园食品厂成立了。面对现在改革开放的大形势,国内越来越放宽的经济政策和众多不可预料的机遇,刘金锁、夏建红开始思考未来的发展。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来到中国,邓小平接见了她,中英双方领导人展开了会谈。在会谈上,邓小平创举性地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思想。英国在分析形式后觉定退让,不与中国交恶。邓小平再一次以自己出色的外交手段赢得了外交胜利。

展开
46

邓小平视察经济特区

0%
2015 年 06 月 19 日45m

中央关于经济特区的争议不断,邓小平为了要考虑双方意见,综合最佳方案,他决定亲自去特区视察。吴怡茹和舅舅是经济特区建立后的第一批来大陆投资建厂的港商。邓小平一间一间地参观这些新投资的工厂,当然也包括吴怡茹负责的。邓小平和吴怡茹谈起了与港商有关的问题。

展开
47

田源建国等人再聚首

0%
2015 年 06 月 26 日45m

邓小平觉得经济特区的建设很到位,本来中央经济困难,没有很多财政拨款。但是特区建设时,大家通过引进投资和出租土地的方式自己就把问题给解决了。这是他没有想到的,不仅如此,经济特区建设在短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丰厚的收入,这更是令他惊讶。田源建国金锁等几人再一次聚在一起,他们一起经历了下乡,高考,见证了中国在短短几年的变化,觉得很有感慨。田源告诉建国金锁自己准备和吴怡茹结婚的好消息,几个好朋友都为他们感到高兴。

展开
48

大阅兵

0%
本季大结局
2015 年 07 月 03 日45m

结婚的日子很快到了,三对新人一起举行了结婚仪式,现场很热闹。老田和老夏看着孩子们幸福的样子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这些孩子们经历了很多,能够走到一起不离不弃真的是一种缘分。1984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35周年的这一天,按照计划,邓小平在天安门城楼阅兵。他看着走过去的英勇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心中充满了自豪。围观的群众忍不住欢呼呐喊,邓小平向游行队伍挥手致意。中国在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十年文革的大浩劫后终于又开始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道路,这是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央领导人的努力,更是整个国家所有人民奋斗的成果。这是一个伟人的时代,更是一个值得我们所有人怀念的美好年代!

展开

返回顶部

找不到电影或节目?登录并创建它吧。

全站通用

s 聚焦到搜索栏
p 打开个人资料菜单
esc 关闭打开的窗口
? 打开键盘快捷键窗口

在媒体页面

b 返回(或返回上级)
e 进入编辑页面

在电视季页面

(右箭头)下一季
(左箭头)前一季

在电视集页面

(右箭头)下一集
(左箭头)上一集

在所有图像页面

a 打开添加图片窗口

在所有编辑页面

t 打开翻译选择器
ctrl+ s 提交

在讨论页面

n 创建新讨论
w 切换关注状态
p 设为公开 / 私密讨论
c 关闭 / 开放讨论
a 打开活动页
r 回复讨论
l 跳转至最新回复
ctrl+ enter 发送信息
(右箭头)下一页
(左箭头)前一页

设置

想给这个条目评分或将其添加到片单中?

登录

还不是会员?

注册加入社区